查看原文
其他

深夜一条朋友圈、分享一条网抑云,抑郁症不是矫情,是真的生病了。

追风 常笑健康 2023-03-08



不知从何时起,一段伤感细腻的文字,一张午夜失眠的照片,一件喑哑失声的心事,几乎成了“抑郁症”的标准配置。各种社交平台上,不乏伤春悲秋甚至表露自残倾向的言辞,其后往往跟随着一句“我得了抑郁症”,显得轻描淡写。
 
当抑郁症成为一种想象,成为一种审美,甚至成为一种消费品时,或许人们应该重新审视这种疾病了。


01

第一次让抑郁症走进国内公众视野、并引发广泛讨论的人,应该是央视名嘴崔永元。尽管在央视春晚的小品中,他的抑郁成了颇具喜剧效果的包袱,一句“听说你抑郁了”逗得台下观众合不拢嘴。但私下里提到抑郁症时,他是这样说的:
 
“总有人诗意盎然地说,抑郁症就是一次心灵感冒,其实得病就是得病,哪有那么浪漫。”
 
确实如此。抑郁症又被称为抑郁障碍,主要特征是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,除了抑郁悲观,患者还会表现出思维迟缓、意志力减退、认知功能损害、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,这是一种心境障碍。


但是,抑郁症却总被“诗化”成一种美而惨烈的事物。
 
2019年10月,韩国艺人崔雪莉疑因抑郁症在家中自杀身亡,被称为“人间水蜜桃”、笑容清澈甜美的她,告别世界时只有25岁。一个月后,正值花样年华的具荷拉在长期遭受网络暴力下抑郁崩溃离世。在更早的2016年9月,乔任梁因抑郁症在上海家中去世,年仅28岁。
 
在最璀璨的年纪,像焰火一样盛放后凋零,又充满了悲情的神秘感,以及剧烈的戏剧张力。抑郁症承载着一种来自大众的凝视,而这些目光直指着名利场里年轻鲜活的生命。


或许就是因为名人抑郁带来的光晕效应,抑郁症的形象俨然变得“非富即贵”起来,甚至成为一种“个性”。网络上也流行着各种来源不明的心理量表和心理测试,而那些声称自己出现抑郁情绪的人,很可能从未踏进精神科诊室一步。
 
以“生而为人,我很抱歉”一类评论标榜出“丧”风格的网易云音乐,也被人调笑称为“网抑云”,但热度依旧不减。对于“丧”和“抑郁”的无端追捧,正在演变成一种病态的审美。
 
事实上,抑郁症背后的病态美学,或者说疾病本身被赋予的社会、道德和人文意义,有着更为久远的历史。


02

早在四十多年前,苏珊·桑塔格在《作为隐喻的疾病》一书中曾经进行了讨论。自古以来,人们就将某些疾病当成道德与性格的产物,为其添加了许多不切实际的“美好观念”。
 
比如肆虐于19世纪中叶的结核病,狄更斯曾经这样形容:死亡与生命如此奇特地融合在一起的疾病,以致死亡获得了生命的光亮与色泽。英国著名诗人雪莱和济慈都患有结核病,在那个时代,结核病象征着精致、浪漫、敏感的病态美,甚至将死亡升华成了某种艺术。
 
同样以纤细敏感著称的英国文学家伍尔芙,也曾这样描述疾病:流感的一次轻微袭击即将灵魂中的荒原与沙漠公诸于众。在牙医的手术椅上苏醒过来,她恍若看见天堂里的天使和竖琴师。


就连鲁迅先生也在《病后杂谈》里写,“愿秋天薄暮,吐半口血,两个侍儿扶着,恹恹的到阶前去看秋海棠”,吐出半口血,当真有一种“西子捧心”的忧郁之美。
 
白血病也是这样,被过度使用于各种韩剧情节,身患绝症的年轻女性,她们苍白无血色的脸颊和瘦削羸弱的身躯,和依然勇敢追爱的身影,简直赚足了观众的眼泪。
 
但是,这些美好的描述和想象,都忽略了病人最为基本的生理表现,生病变成了一种具象的命运,变成了气质的流露,却唯独忽视了疾病本身。抑郁症的诗化迷局,也揭露了同样的困境。


在现实生活中,那些深受抑郁症所扰的人,以及他们的故事,可能并不像文学影视作品中那样浪漫悲怆而感人。抑郁症,从来就不是一种具有阶级意味的心灵感冒。

03

根据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,截至2016年底,我国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数量达到540万例,其中家庭贫困的患者占57.2%,超过半数。在《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(2011)》中,1.85亿60岁及以上的中国老年人里,出现程度较重的抑郁症状的人达到了40%。
 
贫穷的人,苍老的人,这些平日印象里很难与“抑郁症”形成联系的群体,绝大多数没有条件接受正规的治疗,在广大中国农村的病患中,甚至依旧将抑郁症视为“中邪”。


家住山西运城农村的小李,就是这样一名普通的抑郁症患者,他从18岁起开始发病,至今已经36岁了。在村子里面,得了抑郁症会被人家笑话,起先小李隐藏着病情,连父母和妻子都不知道他的情况。
 
后来有一次去镇上医院取药,他碰到了老乡,对方知道他得了抑郁症后转头就走,在这之后,他经常会听到村子里人们在议论自己。
 
运城的盐湖又被称为“中国死海”,人可以漂浮在水中而不沉没,他说自己现在的状态就像躺在死海里,只想要多挣些钱,到大城市里看病。


这样的一个病人,才是抑郁症患者最真实的写照,还有那些徘徊等待在精神科的候诊病人和家属,他们的身上有着抑郁症本来的模样。
 
在北京安定医院的诊区,排队来看抑郁障碍、焦虑障碍、双向情感障碍的人数不胜数,患者木然的表情和家属焦急的神态,医生问诊和开药时机器操作的滋滋声响,这一切都将抑郁症还给了疾病本身。
 
它不再是一个故作个性的标签,也不再身穿纤细敏感、苍白无力的外衣,无论怎样刻意的美化、诗化或浪漫化,都不能改变其疾病的实质。
 
///
 
如今,人们提到抑郁症,已经和十年前、二十年前有所不同了,各种科普和媒体报道将抑郁症推向了聚光灯之下,确实增加了公众对于抑郁症的关注程度,但也掀起了疾病之外的虚无狂欢。
 
其实,不对抑郁症患者强加社会标签和道德评判,才是一种真正的尊重。

▼推荐阅读▼



为什么天下饮料千千万,中国人独爱多喝热水?2020-09-08
从剁手养生到线上养生,当代年轻人为了健康都做了哪些努力?2020-09-07
这些人一定不能拔牙,不然后果很严重2020-09-06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